7月11日至20日,437437必赢国际网址“长江资源调查小分队”赴成都、宜昌、仙桃、鄂州四地,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专项调研活动。本次实践与437ccm·必赢国际—北海道大学合作项目“长江流域资源调查”同步进行,由437437必赢国际网址党委副书记曹玉琼、张曦副教授,以及日方向井徹教授、闫乃筝老师共同带队指导。

长江资源调查项目开幕仪式(尹泽烨摄)
鄂州海大种业:武昌鱼养殖
7月12日,437ccm·必赢国际与北海道大学师生代表团前往鄂州海大种业科技公司进行调研。张曦老师对该公司养殖规模与养殖品种做了介绍。

张曦老师介绍海大种业科技公司(刘金硕摄)
成都:渔业“天府之国”养鲜鱼
7月13日至15日,437ccm·必赢国际与北海道大学师生代表团对成都水生资源进行了调研,并于四川农业大学进行了学术交流。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党委书记何桦进行致辞,向井徹教授、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副院长杨淞教授等专家学者与中日三校的师生就两校特色水产研究方向,以及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保护、营养饲料等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向井徹教授介绍北海道大学相关情况及其研究方向(尹泽烨摄)
此外,代表团在杨淞教授的陪同下展开了产业实地考察。首先前往了崇州国家级长吻鮠原种场,在原种场相关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下,深入了解了这一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场的建设、运行及长吻鮠等特色鱼类的保种、育种技术。另外还访问了大邑县斯特佳特种饲料公司总部以及眉山伟继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当地的渔业发展做了更深入的调研。

眉山伟继水产种业科技老板介绍公司情况(潘星辰摄)
宜昌:探“鲟”长江,共谋生态保护
7月16日至17日,中日师生代表团一行前往宜昌三峡博物馆和长江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工作者刘雪涛老师介绍了长江流域各江段的主要鱼类品种,并着重介绍了中华鲟的洄游过程以及人工繁育历程。另外代表团参观了三峡博物馆,了解了三峡大坝的建造历史与主要职能,对我国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刘雪涛老师介绍长江流域各江段主要鱼类(刘金硕摄)

中华鲟人工繁育池(尹泽烨摄)
仙桃:黄鳝陆基智能化循环水养殖
7月18日,团队抵达了仙桃沣沛智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老板张亦女士的带领下参观了黄鳝的养殖过程。张亦指出:“传统的黄鳝养殖模式包括外塘网箱养殖、稻田养殖以及水泥池养殖,具有环境依赖性强,抗风险能力低,土地利用率低,环境污染等痛点。公司通过智能化循环水工厂养殖技术,实现了水质精准调控,苗种成活率超过90%。”
在技术交流会上,代表团师生在听取了公司技术总监对陆基智能化循环水养殖黄鳝的介绍后,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见解,现场气氛热烈,收获丰富。

公司技术总监介绍水质检测系统(潘星辰摄)

社会实践团队成员提出自己的疑惑(刘金硕摄)
实践总结:拓宽国际视野,加强合作交流
7月19日至20日,团队在完成四地调研后返回武汉,团队各小组对本次的实践调研收获进行了整理并于20日上午在一教403教室进行了总结汇报。各小组准备充分,汇报了他们的对本次社会实践历程的思考。
此次社会实践通过高水平的学术研讨、深入的产业考察和丰富的文化体验,两校师生增进了相互了解,拓展了研究视野,为未来在水产科学领域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准备汇报(尹泽烨摄)

社会实践团队成员与带队老师合影(潘星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