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培养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才培养 >> 研究生培养 >> 正文

我们召开水产养殖生物技术与水产学科建设国际研讨会

日期:2025-04-30作者:吴妍静 代松林 供图 张小燕 张露 审核人:高坚 熊晓磊 毕晨 浏览量:

4月14日-15日,我们在华中农业437437必赢国际网址A105报告厅举办了“水产养殖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日本北海道大学、捷克南波希米亚大学、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和437ccm·必赢国际等高校的12位学者作主题报告。

4月14日,首先,437ccm·必赢国际Katsutoshi ARAI教授介绍了本次论坛召开的背景和目的。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水产养殖生物技术领域的前沿方法,包括基因组编辑、生殖细胞移植、生殖遗传学等技术,以拓宽和深化师生对遗传学、基因组学、生殖学的理解,并为进一步的水产养殖生物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Katsutoshi ARAI教授作报告

接着,捷克南波希米亚大学的Martin PSENICKA教授作了题为“生殖质中的线粒体:在鲟鱼原始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必不可少但可被替代 ”的报告,以鲟鱼原始生殖细胞中的线粒体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线粒体对原始生殖细胞发育的关键作用及相关特性,为鲟鱼母系遗传保护提供新思路。

Martin PSENICKA教授作报告

437ccm·必赢国际博士生梅熠辉作了题为“从鳅科鱼类出发对生殖细胞移植边界的初步探索”的报告。该研究聚焦鳅科鱼类的生殖细胞移植技术,探讨了不同物种间存在的“隐形边界”对细胞分化过程的阻碍问题。研究进一步尝试通过化学诱导和显微注射技术突破这一边界,为濒危鱼类的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新思路。

博士生梅熠辉作报告

随后,437ccm·必赢国际另一位博士生张雷霆作了题为“大口黑鲈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数字孪生实施框架”的报告。针对传统水产养殖面临的资源与环境压力,该研究构建了一套六层数字孪生系统:从物理层到决策层,通过水下摄像头、声学传感器等设备实现鱼类摄食行为量化分析,并利用Unity引擎建立三维动态模型。实验显示,该框架能有效整合水温、pH值等环境参数与个体行为数据,显著提升养殖密度与投喂精准度。他强调,数字孪生技术可降低循环水系统30%的运维成本,为智慧渔业发展提供了可复用的技术范式。

博士生张雷霆作报告

437ccm·必赢国际博后孙兵作了题为“泥鳅单倍型基因组解析与鱼类气呼吸基因mex3a的鉴定”的报告。该研究首次解析了泥鳅单倍型基因组,并发现mex3a基因在鱼类气呼吸特性中起关键作用。研究建立了首个泥鳅空气暴露模型,为水产养殖抗逆品种培育提供了重要分子靶点,对发展集约化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博士后孙兵作报告

波兰格但斯克大学的Konrad OCALEWICZ教授作了题为“鲑科鱼类的生殖生物技术——进展与商业应用”的报告。报告系统阐述了三倍体诱导、人工雌核发育、雄核发育等核心技术在鲑鳟鱼类养殖中的应用突破。他强调,该技术体系已实现从实验室到规模化生产的转化,为可持续水产养殖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

Konrad OCALEWICZ教授作报告

最后,437ccm·必赢国际曹小娟教授作了题为“有丝分裂缺陷导致鱼类不减数精子发生”的报告。报告揭示了细胞周期调控关键基因cdk1/2和分离酶基因espl1在鱼类不减数精子发生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基因敲除实验,她所带领的团队发现Cdk1和Espl1功能缺陷会导致精母细胞有丝分裂异常,进而产生二倍体不减数精子。这类不减数精子与正常卵子结合后可形成三倍体。通过架设‘三倍体桥’成功获得了人工四倍体。人工四倍体与野生型二倍体交配后,产生了全三倍体群体,孵化率达80%以上。该成果为水产养殖三倍体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可解决传统温度休克或静水压诱导法存在的效率低下等问题。

曹小娟教授作报告

4月15日,日本北海道大学Toshiya NISHIMURA教授开场作了“通过两个生殖质因子诱导鱼类胚胎原始生殖细胞”的报告。在报告中,NISHIMURA教授提出在鱼类原始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dnd1 和 nanos3 基因是否必需、是否足以促使原始生殖细胞形成等问题,引发师生对鱼类生殖细胞发育机制研究的思考。报告涉及多种生殖质成分相关基因,通过基因敲低和过表达筛选探究哪些基因是必需的。研究成果展示了诱导的原始生殖细胞发育成精子和卵子的情况,包括在雌雄个体性腺中的标记情况以及受精率数据,展示了诱导原始生殖细胞发育成配子方面取得成果。为鱼类生殖生物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Toshiya NISHIMURA教授作报告

北海道大学Ami AITA博士生作了“青鳉卵子和胚胎发生过程中生殖质因子时空定位”的报告,指出在鱼类中,生殖质对于生殖细胞形成至关重要,继承生殖质的细胞会分化为生殖细胞,且巴尔比尼体(Bb)被认为是生殖质的起源。同时,青鳉中 buc 基因功能大多未知,但过表达 buc 会使生殖细胞数量增加。AITA博士生系统性地概述了青鳉生殖质因子时空定位相关研究,展示了从基因功能研究到蛋白表达定位分析的系统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深入探究鱼类生殖发育相关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博士生Ami AITA作报告

随后,北海道大学Moe TAKEUCHI博士生作了“青鳉单倍体胚胎生殖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前的基因组加倍产生配子”的报告。据研究,尼罗罗非鱼和虹鳟精子能成功激活日本青鳉卵子发生雌核发育,而金鱼和泥鳅精子很少能激活,且存在异常发育情况。TAKEUCHI博士生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精巢和卵巢的组织学图片及数据分析来支撑其研究成果,来比较不同样本中生殖细胞面积大小等,展示了从生殖操作实验到细胞特性及组织学分析的系统研究思路。

博士生Moe TAKEUCHI作报告

北海道大学Yasuakl TAKAGI教授以胶原相关材料在组织工程及水产加工领域的研究为主题,通过介绍胶原蛋白分子在自然 pH 条件下自组装成纤维的过程,包括体内外不同环境下的变化情况,阐述了细胞与胶原纤维相互作用的机制。展示了细胞培养、组织修复、细胞分化、人工关节应用、水产加工方面的研究内容与成果。

Yasuakl TAKAGI教授作报告

437ccm·必赢国际张曦副教授作了“鱼类Ⅱ型胶原蛋白在ATDC5细胞和人类干细胞培养中展示出软骨形成潜能”的报告。张曦博士运用 “翻转接触法” 成功使鱼源 Ⅱ 型胶原在体外自组装成纤维层,实现可重复的纤维表面构建,纤维平均直径与天然相近。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发现,鲟鱼 Ⅱ 型胶原纤维促使 ATDC5 细胞中早期、中期软骨标记基因以及肥大软骨细胞相关基因表达上调,表明细胞积极向软骨诱导方向发展。为生物材料在水产及医学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理论基础。

张曦副教授作报告

最后,437ccm·必赢国际曹小娟教授作了“水产养殖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的闭幕辞,展示了会议每个主题报告的精彩瞬间,也表达了未来各方深入合作交流的美好愿景。4月16日,437ccm·必赢国际的高坚教授、荒井克俊教授、曹小娟教授与捷克南波希米亚大学的Martin PSENICKA教授、波兰格但斯克大学的Konrad OCALEWICZ教授、北海道大学Yasuakl TAKAGI教授一行就各方水产学科发展进行了研讨,并同时就未来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水产学科发展研讨会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437437必赢国际网址与国际水产学者所在科研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了水产学科在遗传育种、水产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以及智慧渔业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发展,为相关学科的未来奠定了坚实基础。